{
预防传染病
健康伴我行
}
春末夏初是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处处生机盎然的季节,然而此刻也是各种病菌滋生的季节,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少年儿童的抵抗力低,极易感染疾病。为了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提高学生的疾病防控意识,近日,北桥中心医院林浩医生和王臣医生开展“预防传染病,健康伴我行”知识宣传教育学习讲座,全体六年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在讲座中,林医生主要讲述了“传染病的含义”“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等方面,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疾病的主要症状、传播方式和潜伏期,并直观地介绍了在学校等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应进行的有效防御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林医生还给大家重点普及了“新冠病毒”的一些知识。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同学们也学习到了很多预防知识,如七步洗手法,常通风,多喝水等。
此次讲座,王医生给同学们讲解了血吸虫病的一些知识,一系列的照片使得同学们对于这个相对陌生的疾病有了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最后,林医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告诫同学们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特别是要勤洗手,以确保切断传播途径。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以科学合理态度对待传染病,规范自己的卫生习惯。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通过此次讲座,全体老师和学生都基本了解了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了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为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为学生们健康、安全、愉快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预防传染病小常识
1
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到医院看护病人后、看病之后、点钱之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以及流动的水洗手。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每天半小到1小时有氧运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到医院看护病人后、看病之后、点钱之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以及流动的水洗手。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每天半小到1小时有氧运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
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医院就诊,就医时主动提供近日外出信息,比如武汉、北京、广东等。
6
生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7
确诊为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
8
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外出时尽量戴口罩。
9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尤其是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活禽市场、超市等。
10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尤其是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文稿:朱洁茹
照片:陆宇超
审稿:付志芳
审核:校长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