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人不良反应的

(网络图片)目前主要的抗囊药物有阿苯达唑、吡喹酮,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将31例脑囊虫病人服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7~68岁,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病情轻重不一,均在病情稳定后服阿苯达唑、吡喹酮双疗程,第一疗程服阿苯达唑20mg/(kg.d)×12d,继服第二疗程吡喹酮30mg/(kg.d)×12d或50mg/(kg.d)×12d。2临床观察在服阿苯达唑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者17例,占55%,发热者7例,占23%,恶心、呕吐者3例,占10%,皮疹、癫痫小发作、癫痫大发作者各1例,各占3%,无不良反应者10例,占32%。在服吡喹酮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者12例,占39%,发热者5例,占16%,皮疹、癫痫小发作、癫痫大发作者,各2例,各占6%,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者,各1例,各占3%,无不良反应者13例,占42%。服阿苯达唑无不良反应的10例,服吡喹酮有反应者5例。服吡喹酮无不良反应的13例,服阿苯达唑有反应者9例,两种药物治疗均无不良反应者5例。3讨论病人在服该药时,由于药物作用于虫体,使虫体崩解死亡,异体蛋白刺激人体组织,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发热、皮疹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高压,脑疝死亡。鉴于上述情况,脑囊虫病人,医院住院治疗,如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以防发生危险,禁止在家盲目治疗。在服用阿苯达唑疗程后,继用吡喹酮仍可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仍有残存虫体未被杀灭。

(文献来源:.1;2中国热带医学陈红旗等)

常用抗寄生虫药物一览表

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理的奥秘

历史上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并非起始于具体的价值目标,而仅仅是满足于人类固有的好奇心而已!

浅谈吡喹酮在治疗寄生虫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分析吡喹酮在治疗寄生虫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供解决对策。

血吸虫病化疗致眼囊尾蚴病失明1例

在囊尾蚴病高发地区,诊疗中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时需十分警惕。

归纳整理的过往相关抗寄生虫药物研究和治疗的资讯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wqxxcb/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