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益红年10月出生。医院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普外科主任。精通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消化道肿瘤的外科诊治。“身体周刊:胃癌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和早期诊断?孙益红:胃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环境中的致癌物质,特别是饮食中的亚硝氨与胃癌的发生是相关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是多基因变异积累的结果。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快、喜进高温食物、进餐不定时、吸烟、饮酒等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所以在饮食中切忌食用过烫、过热的食品,要对食物进行充分的咀嚼。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抑制胃内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形成,维生素A可防止上皮组织癌变,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因此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胃癌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胃癌的死亡率还是远高于国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胃癌的早期检出率非常低,仅在10%~15%之间,远低于日韩国家的60%~70%水平。我国的胃癌病人在发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要提醒大家重视定期体检,早诊早治。尤其是40岁以上的、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保证每年都进行胃镜检查。如果有早期病变,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的方法来尽早解决。另外,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症状,记得要做胃镜检查,不能盲目吃胃药,否则可能延误病情。“身体周刊:大肠癌发病率增高,如何预防?孙益红:目前研究资料认为饮食因素与遗传因素是大肠癌发病的两个主要病因。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蛋白、少纤维素者及长期饮酒、肥胖、精神压抑者发病率较高,有大肠癌家族史以及自身患有血吸虫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发病率也会明显增高。诚然,遗传因素不可改变,但大肠癌却是可以通过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的,建议做到以下三点:合理安排饮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多吃新鲜果蔬、粗纤维的食品;少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性食品,尤其是要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积极治疗已患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尤其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癌前病变之一,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应尽早进行治疗,多数情况下内镜下微创手术即可摘除。针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大肠癌家族史者,以及习惯性便秘患者等,需警惕大肠癌早期讯号,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并应定期体检,以便早期诊断大肠癌。↑孙益红表示,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少给自己负能量,身体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身体周刊见习记者杨博图早饭必须吃好睡眠保证充足说话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行事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孙益红身上有一种外科医生特有的豪爽和洒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每天忙于看病、手术还要担负教学、培训和科研的重任。因此,做一切的事情都要尽可能提高效率。”虽然已过不惑之年,孙益红鬓间却没有一丝白发,看起来意气风发。他告诉我们,保持健康的秘诀在于生活非常规律,即使再忙,都要保证睡眠时间,尽量不晚睡。“每晚我都争取11点钟睡觉,早晨6点半起床,几十年如一日。另外一日三餐,每顿饭都尽量规律,只是做医生太忙了,午饭和晚饭常常难以保证,但早饭一定吃好,那是必需的。”另外,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干活累不死人,心态不好却非常容易生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少给自己负能量,身体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身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然而只有善待了自己才会有可能去善待别人。孙益红从不抽烟,也不喜欢喝茶,但是偶尔会喝一点酒。“喝酒也要适量,不能多喝,酒不是坏东西,但是多了就一定会有麻烦。其实人们的胃非常脆弱,任何再好的食物,吃多了都会有副作用,因此在饮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量。”除了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之外,孙益红认为适当的运动与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运动要符合自己的年龄段或者身体条件,也不能过于剧烈。我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散步和游泳,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帮助我彻底地放松身心,消解工作压力。”原文刊登于年12月27日《东方早报》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wqxxcb/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