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的到来,天气炎热,江河湖泊等水位逐渐上涨,因生产生活、娱乐休闲,以及防汛抗洪等而接触疫水逐渐多见,血吸虫病急性感染进入了高发期,须特别警惕急性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体由于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患者身体逐渐瘦弱,干活没劲,拉肚子,到了晚期,肝脾肿大,肚子里有积水,所以又称“大肚子病”。
什么是急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常发生于对血吸虫感染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在接触疫水部位的皮肤可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无痛。潜伏期平均40天左右。发热为主要症状,伴有肝区压痛、肝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典型者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各种抗生素对血吸虫病发热均无效,而经抗血吸虫治疗后,发热可迅速消退。多数患者粪便中可查获血吸虫卵,血清免疫学检查出现阳性反应,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嗜酸性料细胞增高。
什么地方容易感染血吸虫病?对于我市来说,长江、石臼湖,当涂县的姑溪河、青山河、水阳江、运粮河、大公圩夹河,以及湖阳镇部分沟渠等,均属于血吸虫病疫水。而附近有渔船民驻扎的,或者滩地有家畜散养的,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相对较大。根据近年来血吸虫病风险监测结果,在当涂县湖阳镇部分沟渠,姑溪河、青山河下游段,雨山区滨江公园外江滩,以及雨山区、花山区交界处的薛家凹周边江滩,均发现血吸虫病高风险环境。
怎样预防感染急性血吸虫病?不接触疫水是预防急性血吸虫病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必须接触疫水时,采取穿防护衣裤、高筒胶靴、戴防护手套,涂抹防护油等方法,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疫水。接触疫水1个月以后,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要到血防专业机构(疾控中心或血防站)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或者预防性服药等。接触疫水半个月至三个月(一般40天左右),如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请及时到血防专业机构进行就诊,并主动向医生反应疫水接触史。
市疾控中心血吸虫病健康咨询,
来源:马鞍山市疾控中心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