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张图片,还真像挖了鸡眼露出红肉啊)
我最喜欢到药房去,不是为了抓药,而是观察、学习、巩固一些中药的知识,时间长了怕忘,或者最近看书提到药效和药性结合药的形状论述,更是要去看看,是否相符。
两位小药师很年轻,也很友好,和他们在一起,我也很快乐。
上次小朱问可否有治疗鸡眼的方法,我迟迟没有回答,因为方法太多了。鸡眼这东西真的很讨厌,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
发病原因
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紧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压部位的角层增厚,且向内推进,成为顶端向内的圆锥形角质物。
临床表现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因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鸡眼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头处、踇趾胫侧缘,也见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间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小朱的位置和图片相似。
我当时问了一句,最近是不是换了鞋子。
我知道你很难受。你还说挖过好几次了,挖了还长,疼痛难忍,站着就不舒服。旁边以为大妈看到也怪心疼的。
理法方药
我留意一段时间,也没啥好办法,今日看看书,找到一办法。你可以试一下。
原文摘录,附评论。你可以自己决定。
乌梅10枚,研成细末,(乌梅含糖,较粘,恐研末不容易操作,写此方的人不接地气)装入瓶内,香油浸泡7~10天,和匀成药膏。用温盐水浸泡鸡眼,待粗皮软化后去除,取适量药膏敷在鸡眼上,再用纱布包扎,12小时换一次药,3天为一个疗程。
我看你就把乌梅肉晒干一些,放在香油里捣一会儿,取出来,买一个气球,从头下两厘米结扎剪断取下来,填入乌梅,罩在鸡眼的地方,胶布医用胶布固定一下。可惜没长鸡眼,否则我一定试过有效再告诉你。
现在只能你试一下了。另外乌梅肉你可以多吃一点,也可以泡茶水喝。
机理分析
乌梅果实含枸橼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能润肤止痒、抗过敏,对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荨麻疹、顽癣等有很好的止痒作用。香油则起到润滑和消炎止痒的作用,经常使用会起到一定的效果。油性物质有助于柔化角质层。
我推荐乌梅,还是猜测你的脚偏干,乌梅还可以补津。还有就是我今天看到正规出版书籍谈到古人用它去黑痣、恶肉,还有人用来治疗胆囊息肉,它看来天生有一个作用去除多余的肉,这么看来还是治本的。不象用鸦胆子等具有恶腐作用的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生疼。
试试看吧,别忘了给我反馈啊。
对了我的书名是《药性琐谈》,你有时间也可消遣读一下,因为你是药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