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见的淡水螺中,钉螺恐怕是最臭名昭著的一类。在建国早期,我国长江以南的河湖泛滥地区许多人都饱受血吸虫病之苦,而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也终于确认了血吸虫的重要中间宿主和其生活史,并进行了大量的科普宣传。
如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所谓“钉螺”是碰不得的,然而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钉螺是长什么样子的。
(常见的三种背黑锅的螺类,它们并不会传播血吸虫病:1.烟管螺2.短沟蜷3.细钻螺)
真正的钉螺个头都不大,绝大部分都是一厘米及以下的个头,如果你见到快2厘米以及以上的全都可以排除;此外,钉螺是一种用鳃呼吸的螺类,无法长时间离开水,因此你可以看到钉螺的最干燥的环境也是江边滩涂和田埂水沟一类,墙壁或者远离水边的地方都是没有可能看到钉螺的。
相应的,那些喜欢在自然水域玩耍的同学们就要当心了,感染血吸虫病并不需要与螺类进行直接的接触,血吸虫在钉螺体内可以发育成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尾蚴”,肉眼难以看到,并可以直接钻进人裸露在水中的皮肤部分进而感染。
(真正的钉螺个体很小,可以参考右图订书针的大小,且不会远离水环境)
虽然钉螺是一种很惹人厌的传染病中介,但是它是在自然界最成功的淡水贝类群之一。
所谓的钉螺是一个俗名,在狭义上一般是指湖北钉螺(On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