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348回忆录四十没有桨怎么划船

作者:苗保忠八十四、农场鱼塘上个世纪70年代,蒲纺总厂范围内的各厂、各机关单位的职工,很多人都曾经去过农场参加劳动。蒲纺农场位于蒲圻县车埠境内。这里曾经有过血吸虫,解放后经过消灭田螺、血吸虫后成为农场,成立以后农场转属于-蒲纺。农场工作人员不多,只做些农田、鱼塘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春天插秧、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挖沟,都是由山上总厂派人下来农场完成的。来农场的人员,有时是由总厂在全总厂范围内抽调人员,有时是由某一个厂单独抽调人员,有时干脆派一个整连上农场。对于农场的农活人们都已经熟悉了,干农活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也可以算是家常便饭。干农活是家常便饭(韩苏华提供)农场对于山上下来的人员在工作上并不担心。派到农场的人员工作都很努力,完成农场安排的工作没有问题。农场只是对那些年轻人,主要是对整连同来的男性年轻人有所顾忌。这些年轻人来到农场以后,尽管已经在农田里劳累了一整天,但是下了工以后,他们还是会在鱼塘里划船、捞鱼,农场有两个大鱼塘。喜欢划船的年轻人们(韩苏华提供)农场的管理人员对于这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确实有些头疼。用铁锹当桨一年以后,一只由年轻男员工组成的队伍再次来到农场。刚到农场就发现农场有了一点变化:鱼塘里的船被拖到岸上,船上的船桨已经被拿走,锁在仓库里。大家都明白,这是农场为了防止大家下水划船采取的办法。对此,年轻人并不在意。傍晚下工后,人们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直接来到鱼塘边,齐心协力将船推到水溏里。没有船桨,人们就用干活时使的铁锹当作船桨。尽管岸边有农场的人员喊着不让下水划船,但船上的人们好像什么都没听见,自顾自的划着船,同时还用铁锹打着鱼。鱼塘里的鱼很多,它们时常会在水里跳上跳下,用铁锹就能打着鱼。那天,在鱼塘里一共打上来三条鱼,每条鱼的重量都超过了一斤。有人开始收拾鱼,有人不知从哪找了一口锅,有人在鱼塘边用三块石头架起了锅,还有人捡拾了一些柴火。水烧开后放入鱼,鱼煮了很长时间,鱼汤煮成了白色,鱼肉基本煮烂了。小陈从厨房里把炒菜用的长把勺子借来,开始给大家盛鱼汤。小陈也给自己盛了一碗鱼汤,喝了一口,然后用武汉话说:“几鲜欧!”,同时给我盛了一勺汤。看着小陈沉醉在他那个“几鲜欧”的鱼汤之中,我也喝了一口汤:天哪,这个被小陈认为鲜到家的鱼汤,我感觉太腥了,没有红烧鱼好吃。没有桨,怎么划船、打鱼?几年以后,我们又被安排到农场劳动。这次的农场同样是渔船上岸,船桨入库。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的工作不需要使用铁锹,这回想划船连铁锹也没有了。星期天休息,农场以及农场外面都是农田,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大家站在鱼塘边,看着没有桨的渔船苦思冥想,希望想出一个办法能让渔船下水划船。正当大家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小林站了出来,他说:“只要大家听我的指挥,我能让没有桨的渔船在鱼塘里面划动,没有捕鱼工具也能捕到鱼。”小林大我们四岁。他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把一条比较大的渔船推到水溏里,八个人上船,面朝船头,一个跟在一个后面,双脚分开站稳,弓着腰,双手抓紧左右两边的船帮。然后大家统一左右摇晃,使船身左右摇摆,由于船身左右摇摆的幅度比较大,撞击着水面发出啪唧啪唧的响声。同时大家还要控制住船身左右摇摆的幅度,防止水进入船舱。无桨船在船与水啪唧啪唧的撞击声中,奇迹出现了,船开始向前行驶。船身左右摇摆的频率越快,摇摆的幅度越大,船行驶的速度就越快。小林在船尾像舵手一样控制着船的行进方向,想直行就直行,想拐弯就拐弯,行船自如。船在水面上有规律的画着圈,由外圈一圈比一圈小的往内圈画。鱼塘中水的深度在一米多一点。之所以让船帮不停的大幅度地撞击水溏中的水,就是为了将水溏底部的泥沙搅动起来,达到搅浑水的目的,水浑了,鱼就会被呛到,被呛晕了的鱼就会漂浮在水面,人就可以轻松地捞到鱼,这就叫浑水摸鱼。年轻聪明的伙伴们,头一次尝试这种被称作“摇浑”的水上运动,就配合默契,完美无瑕。小林是蒲圻人,他在45年前说过一句话:“龌龊水洗不龌龊物。”得空用蒲圻话念一遍。未完待续,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wqxxcb/1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