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我区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考核评估评审会上传来喜讯,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青白江区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一位老血防工作者的血防情结“干了一辈子血防工作,能在有生之年‘梦想成真’,我觉得很骄傲!”听到这一消息,老血防人翁英用高兴地说。
近日,在区中医(血防)医院城厢病区的血防工作陈列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认真翻看着自年以来搜集的血防工作档案、物件和资料,眼角渐渐泛起了泪花,透过这些资料他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这位老人就是翁英用,今年80岁的他,与血吸虫“纠缠”了40余年。
忆
年,翁英用(后排左六)与第一批血防人在血防站前合影
从年我区发现第一颗钉螺,年确诊第一例血吸虫病人开始,翁英用和同事们作为第一批血防人,打响了“送瘟神”人民战争。说起自己热爱的血防事业,翁英用感慨万千,“干血防工作的人,都有一个梦想:消灭钉螺,消除血吸虫病。”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走进一看原来是血防站的。”翁英用回忆,以前查螺、灭螺跟现在不一样,当时农村交通不方便,一下乡,打个铺盖卷,戴顶草帽,穿双军用胶鞋,提个水桶,整月都泡在农村。
查、灭螺现场,血防人略显“邋遢”的形象
钉螺的解剖是整个疫情调查工作的关键,也是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关键。但在解剖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面对威胁,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然而翁英用没有退却,他年复一年地承担并出色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我区疫情调查、控制提供了准确过硬的第一手材料,为制定全区血防工作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更是入选了中国第一部记载英模事迹的大型光荣史册《中华英模大典》。
听闻我区血防消除工作达到国家标准,翁英用(右三)与老同事们再次相聚在曾经工作的地方,回忆难忘的工作经历
经过数代血防人的艰苦奋战,我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迎来了阶段性胜利:年至今,全区未发生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和家畜,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这样标志着血防工作转向了血吸虫病防治巩固监测和消除准备阶段。
血吸虫病是“穷病”,以前基本在农村流行。翁英用说,血防工作相应的四大环节为控制粪便、消灭钉螺、疫水管理和治疗病人。在血吸虫病的传播链中,从理论上讲阻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彻底消灭疾病。“如今,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沟渠硬化后,直接破坏了钉螺孳生环境;农业机械化后,钉螺传播途径也没有了……瘟神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罗冬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