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个不平凡之年的初春,中华大地正在诠释着什么叫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湖医院院长、“拼命三郎”张定宇这样说。从年12月29日起,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抗争的一个多月里,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经常凌晨2点多才能躺下,4点多又要爬起来。而这段时间,他的妻子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遵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号令,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人民解放军冲锋在前、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抱着必胜信念,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是一场空前的战天斗地的人民战争,短短几天时间内,迅即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群情激昂、气壮山河、撼天动地。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什么是伟大的人民,什么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一定能找到完美的答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有核心就有了主心骨
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听取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救治进行研究、部署和动员,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在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连线武医院,听取中央指导组、湖北指挥部有关情况汇报,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不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柬埔寨首相洪森,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沙特国王萨勒曼、美国总统特朗普、印尼总统佐科、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通电话,坚定表明中国防控疫情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了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时间。他时刻牵挂着人民、牵挂着患者,时刻
“你把凶险留给自己,把健康留给他人!”
“你托起生命的高度,用爱照耀世界!”
“你是子女的父母,你是父母的子女!”
“虽然你戴着口罩,但我永远记得你的样子!”
“虽然我无法叫出你的名字,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人民群众在网络上用这样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战斗在疫情一线勇士们的敬意。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人民群众是这场斗争的主体力量。
连日来,广东省鹤山市广大党员、机关干部、民警,主动放弃休假,24小时轮值坚守岗位,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图为2月4日凌晨,鹤山市大雨倾盆,天气寒冷,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在公安民警、交通执法等单位人员配合下,对进入鹤山市的所有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询问情况。人民图片黄继明/摄
有一种使命担当,叫党员。人民的需要就是命令。大年初二,正在四川省青神县桥楼村住户走访的党员李文娇,已连续工作了3天,她眼圈红了,声音也有些嘶哑。春节前,李文娇想到外地定居,本来已辞去桥楼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职务并获批准。可看到疫情防控工作负担不断加重,她改变了主意,主动请战,投入到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想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名党员就多一点带动。”朴实的话语蕴含着共产党人的担当。
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一院医护团队首批10名队员从安徽出发,驰援武汉。路途上,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是56岁的谢少清。有着24年党龄的他深知前线风险,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他说:“防疫工作需要,党员必须先上,我带头上。”
“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医院传染科主任、共产党员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硬核”表态刷屏了,人们纷纷为之点赞。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党员的拼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就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乡亲”的人;和平时期,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面对疫情,共产党员就要表现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李文娇、谢少清、张文宏……一个又一个普通党员,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图为1月23日正在急救中心隔离病房忙碌的医务人员。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高翔/摄
有一种无私奉献,叫医者。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1月23日,武汉封城第一天,他依旧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来到门诊部坐诊。很多人为老教授身体担心,他却说:“我这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救人吗?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可以,吃得消,没问题。”看了一辈子的病,他早该停下来歇一歇,却依然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悬壶济世,扶危渡厄。
1月27日8点多,正在疫情防控一线值班的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卫芬,接到父亲打来的紧急电话,让她立即回家,说母亲病重、陷入昏迷。挂掉电话,马卫芬的眼眶瞬间红了,因为她刚刚得知邹区镇辖区发现2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立即派人排查。情况紧急,她含泪坚守岗位,一直到11点交接完手头工作,才匆忙回家。她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当前,这是我的职责。”
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读出的是无私无畏,是奉献担当,是大爱无疆。他们是病毒的克星,是患者的救星,是生命的化身,代表着明天和希望。全国各地对湖北的驰援力度不断增加,仅2月9日就有41架飞机运送全国10余个省份近0人组成的医疗队前来增援。一批顶尖的医护人员如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等先后来到一线,重点加强重症、危重症和疑难病人的会诊、诊治和指导。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充满深情地说,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健委、人社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把保护关爱医务人员作为打赢这场战“疫”的重要保障。
有一种冲锋陷阵,叫军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军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使命,闻令而动,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用他们的血性和担当展示着人民子弟兵的忠诚和无畏。这就是英雄的人民军队。
除夕夜,万家团圆之时,来自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的3支医疗队共人,却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逆行”乘军机抵达武汉,迅速开展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医院的当天,就创造了一项纪录:一次性接收了30余名确诊患者。此时,距离他们走下飞机仅12个小时。随后,医疗队又作出一个勇敢决定:再次接收47名确诊患者,其中不少是危重患者。在这个医疗队,有7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家,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50后”突击队。55岁的李琦教授是第一批走进病房的。他说“疫情就是战斗,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那天,他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当驰援武汉防控新冠肺炎的命令传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世颉第一时间报了名。除夕4点50分,胡世颉在奔赴武汉前给父亲发了这样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