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经常会听到“尿频、尿急、尿不尽”的广告,这往往都预示了身体发生了一些病变,需要就医了。
那大家知道排便异常也可以预示身体某些疾病吗?
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大鱼大肉的生活司空见惯,很容易引起排便异常。
排便异常,小心大肠癌!大肠癌,就是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40-60岁较多,55岁是发病高峰年龄,但30岁以下的青年不易得大肠癌。其中直肠癌男性比女性更多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肠癌究竟有些什么表现。
.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的改变
大肠癌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的症状,如果你通常三天排便一次,却突然变成一天排便三次,那你就需要注意了。
另外,血便也是大肠癌的突出表现,或者痢疾样脓血便,并且常常是很突然的想要排大便,真的上厕所时却又上不出来。
有时也会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
还有可能表现为拉肚子和糊状的大便,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但粪便没有明显的黏液样的脓血。
2.腹痛
腹痛是大肠癌早期症状,一般在右腹持续性的隐隐作痛,但又说不清楚疼痛的具体位置,也可能右上腹或中上腹同时感到疼痛。
也有可能仅仅表现为腹部不太舒服或腹胀感,或出现餐后腹痛。
出现肠梗阻时腹痛会加重,或者转为阵发性的绞痛。
3.腹部肿块
如果大肠癌患者出现了腹部肿块,提示大肠癌已经到了中晚期。
多数直肠癌患者经过直肠指检可以发现直肠有坚硬的肿块,有肠腔狭窄的症状,指检后的指套上有带血的粘液。
4.其他表现
大肠癌患者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原因,往往会有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表现。
大肠癌晚期会出现肝大、黄疸、水肿、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等表现。
黄疸
结肠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直肠癌患者也因为对便血和大便习惯改变等表现不够重视,常常延误诊断。
但是,健康无小事,如果大便颜色不正常或排便规律改变了,或有上面提到的一些症状表现,一定不能“等闲视之”,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及时诊治。
在了解了大肠癌的表现后,很多人会想要知道,大肠癌的高危因素是什么?要怎么预防大肠癌?别急,接下来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大肠癌为什么会发生?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质,却又没有补充足够的新鲜蔬菜和纤维素食品,这是大肠癌发生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也会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肿瘤性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很容易演变成大肠癌;吸烟、肥胖、心理情绪紧张也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癌前疾病,到发展到中晚期癌有相对较长时间,这就提供了机会有效的预防大肠癌,所以对待大肠癌要以预防为主,而预防大肠癌首先应该积极治疗癌前疾病。
而没有癌前疾病的健康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这几点:.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鸡蛋黄、棕榈油和椰子油等;
多吃水果(如苹果、火龙果、葡萄)和蔬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果胶,可以影响肠道内菌群结构的β-葡糖醛酸酶活性在初期大幅度降低,减少总胆汁酸量,从而抑制发生大肠癌;
海藻中的藻酸以及魔芋中含有的葡甘露聚糖等都对人体有积极的生理作用,经常食用能够预防大肠癌;
乳酸菌对大肠癌转移有抑制作用。
2.适当补充维生素,尽早戒烟戒酒。
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瘦肉、海产品等,补充维生素E;
适量食用麦芽、蘑菇等,补充微量元素硒。
3.高危人群警惕
结直肠肿瘤的高危人群(5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有结直肠肿瘤或其他癌家族史、吸烟者、超重、或有胆囊手术史、血吸虫病史等),可以考虑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但长期使用应避免不良反应,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用药。
4.定期做肛门指检
即使是没有大肠癌症状的中年人,也应该定期做肛门指检,专业的直肠指检可以及时发现直肠部位的肿物,能够有效的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结肠镜下摘除结直肠腺瘤能够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内镜术后的患者仍然需要根据恢复情况,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肠镜,可以及时切除再发腺瘤。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