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血吸虫病防护知识(一)
目前正值夏季,是血吸虫感染的高发季节。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如不加强自我保护,感染血吸虫的机会将大大增加。为防止感染血吸虫,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很有必要了解血吸虫病防护知识。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按其发病时间、症状和体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呢?
血吸虫尾蚴主要是经皮肤侵入人畜体内,也可经眼结膜、口腔、鼻粘膜侵入,仅需10秒钟尾蚴就能钻入人畜体内。人不分性别和职业都可感染血吸虫。
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
感染血吸虫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生产性接触疫水,如抗洪抢险、打湖草、抢收、放牧以及捕鱼捞虾等;二是生活性接触疫水,如在有感染性钉螺的地方游泳戏水、淘米洗菜、洗衣物及饮用疫水等。
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供稿:石首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