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血压高,但没有什么症状,到底用不

众所周知,患上了高血压,就需要定时定量的服用降压药,而怎样算高血压呢?如果非同日进行的三次血压测量,血压≥/90mmhg,就是高血压。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患上高血压都没出现什么症状,所以,即使血压超过/90mmhg,自己都不知情,更不用提吃药了。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人发生高血压之后是没有明显感觉的(在早期可完全没有症状),只有用血压计测量才能发现,而目前高血压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时,患者常常需要对高血压进行干预,其中包括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而且绝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压。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患者总凭着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甚至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吃药。那么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服用降压药了吗?不吃会怎样?很多人听说吃了降压药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而且是药三分毒,就坚持不吃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平时即使血压升高也没有任何症状,很少一部分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可怕之处就在于此,没有异常感觉,容易忽视病情的存在。可是,高血压对于血管的损害却一直都在,它对于血管的损害是一个慢性的、长期的过程,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这就很容易给患者一种“还没有到需要就医吃药治疗”的错觉,直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一系列的脏器损害时,例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等,医院就诊治疗,很可能已经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疾病已经到了中重度期,器官病变已经不可逆转。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动脉硬化、眼底病、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到底什么样的高血压不用吃药呢?

初发轻度高血压:初发轻度高血压是指首次高血压,但低压和高压都不是很高,低压在90mmHg,高压在mmHg,这个时候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来降血压,也就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如果平常饮食偏咸的患者,那就改变一下饮食,尽量清淡一些;如果是体重过重的人,可以通过锻炼和控制体重来控制血压。尤其是减肥和适当长期坚持运动,有可能较长时间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把生活方式改变之后观察3个月的血压变化,如果仍是偏高的话,那就需要药物治疗了。

当然,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并不是一确诊为高血压病就需要服药。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的策略和时机是以高血压的危险分层来决定的,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用降压药,比如,一位危险分层为低危的1级高血压患者,则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即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钾盐等)、适量运动、肥胖者控制好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等,同时尽量改变其他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观察3个月,使血压控制在低于/90毫米汞柱的水平,就可以暂时不用服用降压药。但应坚持监测血压,若血压控制不理想(高于/90毫米汞柱)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再考虑药物治疗;即使是属于中危的2级高血压患者,只要病情允许,也可先改善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同时尽量改变其他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观察1个月或数周,然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看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如果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属于高危或很高危的患者,则必须立即开始服用降压药、调整生活方式,并同时干预合并存在的其他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更重要

除了长期规范的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平日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1、少盐

成年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少于5克,在炒菜时要少放盐,少吃腌制加工类食品、咸菜、香肠、火腿、薯片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2、减重

控制热量摄入,少吃高脂肪、油炸食物,节制饮食,控制体重。

3、有氧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50分钟左右,以有氧运动为宜。但需注意量力而行,避免闭气无氧运动如举重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有规律性,不宜剧烈。

4、及时监测

监测血压情况对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常用方法有家庭自我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测量,三种方法有机结合会更好地掌握血压控制情况。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转发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jxxxcb/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