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单揭晓来看生命科学小记者的暑期收

武汉晚报讯家庭如何科学除四害?一滴水怎样从江河湖海走进千家万户?防治血吸虫病又为何要灭钉螺?今年暑期,近百名“生命科学小记者”走进武汉市疾控中心,学习理论知识,动手参与实践,并撰写科学小品文。日前,专家组从这些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02:46

疾控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承担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开展免疫接种、慢病防治和健康教育,负责生活饮用水、室内空气、放射相关的卫生学监测、检验、评价,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等。疾控卫士默默拉起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病防治、健康干预等一条条“健康线”,为人民群众密织疾病预防控制网,筑牢生命健康防火墙。

为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疾控工作,在市卫健委指导下,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武汉市疾控中心共同启动“生命科学小记者”实战训练营活动。去年暑期,累计百余名小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以实地探访、模拟演练、参观动物标本馆、聆听专家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疾控工作日常,掌握相关健康知识。

今年暑期,“生命科学小记者”训练营第二季如约而至。三场量身定制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探索发现之旅,让孩子们既能够体验到乐趣,又能够掌握知识技能。

7月30日,20多名小记者跟随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专家吴太平,走访市疾控中心房前屋后、绿化带、下水道、食堂、工作区域等,一路解锁隐藏的关卡道具,认识各种防控蚊、蝇、鼠、蟑的工具和使用用法。

8月5日,环境与健康所专家王琴老师指导小记者开展自来水余氯和浊度检测。据了解,来自湖泊、河流的水需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处理,才能通过自来水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目前,武汉市共建立起多个水质监测点,覆盖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等点位。疾控部门通过开展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大家的日常用水安全可靠。

血吸虫病曾是我国流行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大的地方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查螺、灭螺是血防工作的重要部分。8月12日,小记者在血吸虫病与地方病防制所专家刘聪带领下,在模拟有螺区域体验实地查螺,深深体会到血防工作的不易。

三场主题活动中,“楚才杯”作文竞赛评委全程随行,带孩子们一起回顾当天活动要点,为孩子们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并指导大家现场写作科学小品文。这些作品经过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并有十余篇优秀作文登上长江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jxxxcb/12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