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顾天成)血吸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按照国家疾控局通知,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9日发布的信息,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份。血吸虫病患者如不能及时治疗,发展到晚期,肝脏等器官会受损,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人的外貌会变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民间也称之为“大肚子病”。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有关专家介绍,血吸虫病可防可治。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避免感染的关键。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当生产和生活必须接触疫水时,应通过穿戴防护用品、涂抹防护霜、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血吸虫。当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应主动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到年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年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明确,要加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血防知识的认知和防护意识,共同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来源:新华社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改成)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jxxxcb/12509.html